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為什麼我沒有facebook帳號

記得約2009年吧,那時台灣使用Facebook的人並不多,網路新聞常常提到Facebook,通常這些網路資訊總是比一般人實際使用的狀態還要快一點,我也申請了一個帳號,結果果然是登入Facebook後只能開心農場種種菜(當時新聞總提這個),連要偷別人的菜都很難,實在是社交圈內有Facebook帳號的人太少,發現一兩個朋友卻也只是點頭之交而已。

過沒幾年台灣人一窩蜂的特性就反應在Facebook使用上了,但我是屬於5年級中段班的人,這個族群本身並非網路原住民,更有些人對電腦還有點畏懼,所以的女兒們每天在Facebook和小學、國中、高中同學見面的時候,我還是看不到我的同學(也不是沒有,只是沒幾個,而且不是要好的同學),雖然我撒銷帳號前有更多人加入了Facebook....

每個人都有社交圈、每個人都必需有朋友、親屬...開放型社交網站Facebook神通廣大,可以把已經失聯三四十年的朋友找出來,這恐怕是Facebook之所以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的原因,畢竟開放才是硬道理。

開放也有種種的困擾,本來是要看親朋好友的動態的,結果每天看到有人曬美食、曬恩愛、曬親情、曬旅遊....嗯,至少這是朋友動態,可是每天看到分享新聞、分享知識、分享這個、分享那個....這些我只要使用閱讀器訂閱想看的類型內容即可,幹嘛來Facebook,至甚於此者,廣告、遊戲...雜七雜八的統統在Facebook上,幾乎被垃圾訊息塞滿了訊息流。

隱私也是一個問題,也許許多人喜歡分享自己的一切,但對有些人來說,分享是要分等級的,和洋蔥一樣是有層次的:
自己的祼照可以分享,但只能是自己的另一半、看到討厭的人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而心生愉快,絕對不能和對方的朋友分享
心情有一點鬱悶,但總不能向所有人吐露
.
.
但這一切Facebook都做不到,因Facebook就是開放。
後來我幾乎不用Facebook,但別人可能會想這傢伙怎麼都不關心我,從來沒回應,都不讚一下,於是痛下決心和Facebook一刀兩斷,不需再為Facebook牽腸掛肚了。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發現自己的平衡能力還很差

最近把單腳騎車給練好了、座墊前推離座騎行雖然不算很好,至少也會了,於是把心思放在跳躍的技巧學習。
很早之前我就能拉座墊連續點跳上百下,所以一直認為獨輪車跳躍不算太難的技巧,花一點時間學會應該沒問題,其實我錯了...
為了點跳跳上階梯,先平面地上畫幾條平行線模擬階梯,結果是實際距離很近,但離目標卻很遠,因為我越是瞄準目標,越是失去平衡,為了不落馬下車,卻造成前後左右亂跳一通,硬是跳不入目標位置。
為什麼越跳越遠?我問黃老闡,他還是要我加強水平踩練習。
歸結原因,如果水平站立穩定度提高了,可以在跳躍之前定住一段時間(不用太長有半秒1秒的定竿不動,當然越長表示穩定能力越好),定住時間雖然不長卻可以讓身體調整重心,為起跳動作做準備,有效對準目標。
我之所以跳不好原因是因為定不住竿,點跳一落地就必須馬上再次跳起,無法稍作停留調整重心,結果落地時重心若偏左,再跳起便會向左方向彈起,重心若偏後便會向後彈起,也就只會前後左右亂跳了,亂跳一百多下沒問題,對準目標的跳卻不行
知名的獨輪車手Kris Holm在他的The Essential Guide to Mountain and Trials Unicycling書中一開始就提到Trials(我不知道中文是怎麼翻譯這項運動的)中一項很重要的技巧就是 Stillstands(也就是定竿),我想黃老闆的水平踩和Kris Holm說的Stillstands異曲同功,都是為了增強平衡力和穩定度。
上面影片這位高手一定竿就是56秒,我連1秒都有困難,看了真懷疑自己能練到有10秒的能力嗎?如果不能還需要努力嗎?
也許Kris Holm故意要給讀者信心,他認為不需要特別去練枯燥的定竿技巧,只需要把握每個可練習的時機來強化即可,例如:跳落地時、停紅綠燈時、動作轉換瞬間停滯時……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換座墊了

幾天前和老婆孩子一起到后里騎單車,那段后豐鐵馬道到東勢全長16.6公里,雖然活動費已包括租單車的費用,我還自帶28吋獨輪車去,回程時因為騎坐太久屁屁終於又痛了,因此下決心要把座墊換掉。
本來座墊比較硬翹
原來的座墊設計比較寬度狹窄,座墊的凹曲弧度較大,也就是兩頭比較翹,坐上去和屁屁接觸面積較小,但前後包裹較明顯,同時座墊的柔軟度也較硬,所以連續騎個十幾公里便覺得不舒服,經過和我的36吋車座墊比較後,決定換成和36吋相同的。
左-新座墊、右-原座墊
今天找黃老闆拿座墊才知道騎花式、玩動作技巧的座墊重心要正對座管軸線,而騎長距的座墊重心可調偏後一點,調整的方式是移動座墊與座管的槽形固定螺絲孔。
換座墊希望能照顧好小屁屁

為了方便帶水也安裝水壺架,獨輪車和自行車不同,自行車要加裝配備很容易,市面上也很多,但我想為我的28吋獨輪車安個隨車置物包就不好找了,獨輪車能掛載的地方只有座墊下的座管,1支短短的座管可供利用而已,大多數的配備是為單車設定的,要應用在座管上很難,所以許多攜帶物就只能放背包背著走了,幸好裝水壺架還不成問題。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終於會SIF離座騎行了

為了練成這個技巧費了好多功夫,起先傻傻的練習3天,座墊硬是推不開屁股,如果有推開也是馬上落馬,經電話請教賣獨輪車的黃老闆,他要我先練平踩,也就是踏板成水平位置時停頓一下,我乖乖的練10天平踩還是推不開,於是改練習一手扶著牆、另一手捉著已經推在前面座墊,就這樣練了幾天,能騎上7~80公尺的長度了,可是真是不扶牆起步還是推座踩一兩下就下馬,一連練了3天沒進展,真是信心盡失了。
改練別的吧我想,於是扶著牆練了近3 個月的單腳騎車,最近可以不需扶牆起步單腳騎了,回頭再騎看看推座向前騎看看,沒想到竟然成功了,我能把座墊推前騎,可輕鬆騎到庭院終點處。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學獨輪車滿一年了

去年11月初買到第1台獨輪車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了,無法騎到會,幾乎每天都有功課、每天1小時的練習,共練習了276天,回頭檢視這一年學習的成果

  1. 學會騎行
  2. 學會靜態自由上車
  3. 學會走動跳踏上車
  4. 學會立定直接跳上
  5. 學會向後騎行
  6. 學會左腳為主雙腳定車
  7. 學會右腳為主雙腳定車
  8. 學會左腳為主單腳定車
  9. 學會右腳為主單腳定車
  10. 學會前進、後退切換
  11. 學會點跳
  12. 學會騎28吋車
  13. 學會騎36吋車
  14. 右腳單腳騎行(尚未完全學成)
  15. 左腳單腳騎行(尚未完全學成)

很多東西是不能舉一反三的,我會右腳定車後,左腳定車還得重新練起、會單腳定車了,單腳騎車又是另一回事、學會20吋車了,28吋和36吋車還得一陣時間適應
其實該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自己的運動細胞不怎麼發達,花了一整年就學這些,第2年目標是要學會離座騎行、離座跳躍、跳上階梯、跳下階梯、雙腳撥輪前進等技巧。
至於一些勾踏上車、側上車等花式技巧我的興趣比較不大,因為這些充實量只是耍酷而已,不是騎車非學不可的技巧。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我的看法-假曰登記結婚

民法結婚由從前的儀式婚改為登記婚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改成登記婚主要當然是為了去除儀式婚的獘病:
儀式婚是只要2人結婚是透過公開的儀式,2人以上的證人,不管有沒有到戶政事務所登記法律上都屬有效的婚姻,因此有人結婚宴客後沒到戶政事務所登記,若干年後拿出結婚照、宴客照證明2人婚姻關係確實存在;也有人已經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若干年後感情生變,提出婚姻無效,因為當初根本沒有公開之儀式,而另一半也拿不出公開儀式的照片(通常是宴客),小三立即鬥爭成功變正宮...
改登記婚後,很多人基本不同的理由、觀念,認為他明天是10月10曰結婚,怎可能戶政資料上的結婚是10月25曰呢?(登記曰即結婚生效曰,10月25曰到戶政事務所登記就是10月25曰結婚)大有為、以民意為依歸的政府就要求戶政人員配合民眾,只要有民眾提出申請就要配合假曰加班為民眾辦理結婚登記。
但要知道,2個人要辦結婚登記要有多少人來配合嗎?結婚人所在的2個縣市的戶政機房要派人加班來開電腦主機、負責辦登記的戶政事務所要派1~2人來辦理結婚登記,雖然只辦個結婚登記,但辦理窗口電腦、印表機、製作身分證電腦、製證印表機、護貝機、裁切機、掃描器、規費電腦、系統印表機……一整套設備也非開不可,也就是說不管民眾是否當天結婚(有人是結婚了、度蜜月了,不想向公司再請假扣薪才選擇假曰去登記結婚的),都要浪費4~5個人力、一堆硬體低效益的開機浪費,別看登記只花半小時,你要通勤時間、提前準備時間、事後收尾善後時間、回家也要時間……
會選擇假曰來結婚登記的有哪幾種可能呢?以下是的的推想,可能沒有全部羅列到

  1. 良辰吉曰就是這一天,戶政資料當然要吻合囉。
  2. 如果結婚生效的那天時辰不好,那怎行?
  3. 結婚當天不是很滿意的良辰吉曰,是很多因素妥協的結果,登記生效曰再選個良辰吉曰補救一下。
  4. 人生結婚能幾回,怎能政府說了算?
  5. 良辰吉曰是老人家的老觀念,不重要,選個值得紀念的時間點比較重要,例如:99年9月9曰結婚,象徵倆人愛情久久久久....直到永遠。
  6. 哪天結婚生效無所謂,但公司就給幾天假怎能浪費,結婚登記假曰去辦就好了。
  7. 不登記不生效,可是老子老娘就是沒時間,不挑假曰挑何時?

好了,我個人有什麼看法呢?

  1. 首先政府主要功能是確認婚姻關係存在與否、保障人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否良辰、應否吉曰不屬政府的功能,民間習俗不在政府保障的範圍,如果假曰無法登記而等到下個上班曰才登記,法律是可以保證其權利義務的,小三不可能見縫插針的。
  2. 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以民俗信仰的觀點,所謂良辰吉曰應該是指2人同拜天地並由老天爺為倆人見證的時刻才是,政府何德何能有此神力。
  3. 政府培養出此等優良的官員(直接直明吧,就是當時的內政部政務司次長、後來落選屏東縣長而一派輕鬆的簡太郎),一切以民意為依歸、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是也,真是國家之幸、萬民之幸。
  4. 下一個指令、一個政策要合理、合情、合法,合理部分當然是考慮全民的納繳的錢去服務一個對象極少、不符成本效益的工作,是否應該去做?合情當然要考慮有非此良辰不可觀念的民眾是否為主流民意,如果很多很多的話當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怎能不順應民意?合法部分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不用考慮。
  5. 公務人員也是人,現今的輿論常把公務人員描繪成是吃人民大眾上繳的辛苦錢、養尊處優、等因奉此、不知民生疾苦、撈儘各種好處的一群人,這對公務人員極不公平,現在的公務人員確實是脫貧了,但也不富裕。想想看,2新人高高興興向公司請了結婚假結了婚、度完蜜月,再想請假得扣薪,於是選擇假曰去登記結婚,而原本假曰有安排的公務員卻沒有選擇配合加班,把自己的安排全打亂,這心情會好嗎?曾經有個連續假曰,第1天上午1對、下午1對、第2天也1對、第3天又3對,請問戶政人員還休假嗎?
  6. 觀念上一定得那天的人,我覺得必需有篩選機制,使用者付費,既然你認為只能那天登記結婚,你用了那麼多的政府資源,你就該負責費用,而那些圖便利塔順風車的人也是覺得不划算而減少。
  7. 最終的我理想觀念還是:天上的歸天上管、人間的還人間事,良辰吉時屬天上,政府只管法律保障問題,民眾的觀念也是適時的教育改變的,一味順承是不負責任的政客罷了。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關於蛋疼問題

先聲明:未滿18歲網民請直接離開本頁面

這是專屬男人的問題,難以啟齒卻必需面對。

之前見有網友討論騎獨輪車時會有鳥蛋受椅座壓迫而疼痛的困擾,即蛋疼是也。我最早只騎20吋車時不覺得有此困擾,自從騎28吋、36吋車後才產生蛋疼困擾,為何?因為20吋車只作短程騎行、磨練技巧用,只要身體姿勢直正,不太會有壓迫到蛋蛋的問題,但28吋、36吋車是用來公路兜風長距離騎行的,小鳥或蛋蛋姿勢稍有不對,長時間保持受壓會造成鳥及蛋血液循環受阻,最後麻木不鳥,下車時竟發現自己無法感覺小鳥是否仍然存在,如果陰囊擺位不正被身體和座墊夾住了一點點那才要命,我們都知道捏一點點比捏一大把痛,這會讓陰囊挫傷痛幾幾天。

為決解蛋疼問題,我思考了一下,原來我習慣穿四角大內褲,小鳥通風舒爽、小鳥可以自由晃動多愜意,但騎獨輪車問題就來了,常常小鳥擺位不正、垂頭喪氣,上車時被自己坐到,一路坐上1 小時,你說疼不疼、麻不麻?有時是蛋袋上車時被坐到,然後蛋袋表皮痛上好幾天。

後來改穿貼身有彈性布料的內褲,發現效果良好,因為小鳥早已被固定住了,不會亂晃跑到不該去的位置,自然不會被坐到,至於久坐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的麻痺雖然有改善,但還是難以完全避免,下車休息或站起身騎一會兒可能是解決的辦法吧。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我的獨輪車後視鏡

騎36吋獨輪車我最怕的就是上車了,如果在車多、人多、紅綠燈多的市區,頻繁上下車真的很麻煩。
第2件事就是想看後面的路狀也不易,雖說可以直接轉頭看,總不能看太久,(聽說曹操有狼顧之相,可惜我非曹操也)一瞥即需回正,況且前後不能兼顧,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到五金百貨店買一組小凸面後視鏡,本想可以拿在手上用,今天靈機一動──"何不安在手套上", 這比用手拿方便多了
於是便將凸面鏡黏在手背位置,用線縫綁固定在手套上,日後我無後顧之憂了,嘿嘿!

原本買這手套可不是裝酷用的,因為36吋車比20、28吋車重,單手抓握把手指受力太大,一個字"痛", 看看一些半指手套看起來酷,但沒手指保護功能,只能用悶熱的全指手套了,恰巧可加裝後視鏡,算是意外之舉吧。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終於找到單腳騎行的感覺了

經過近20天的練習終於抓到單腳騎獨輪車的感覺了...

先說明一下我練習的環境,家前的巷子,起點有個短牆讓我方便扶著起步,40公尺後路面開始略有上坡但不明顯,而且路況微彎,70公尺處是終點與另一條街T字交會。
瓶頸困難處在於騎到40公尺處時右腳既要更用力踩來保持速度,又要維持平衡調整方向(轉彎),2種要求同時要處理,常常就是造成右腳無法應付,平衡不佳同時速度不足掉下車來。雖然有先爬文學習他人的心得,但畢竟沒有經過肌肉、運動神經的體驗是不行的。

我的體會和之前爬文內容差不多,右腳踩踏板,而把身體的重心、主要的平衡任務交給左腳,越是需要轉彎、越是需要用力踩,越需注意左腳分擔的重負大任,也就是左腳用力頂著讓重心落在左腳貫穿重心軸,右腳則會得到更多的自由來專注於前進。

其實個人認為這種體會的指導並非必要,如果持續練習一定也會得到相同的體會和結果,只不過會歷時多久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說,若有正確的觀念作指導的話,可能會縮短學習的時間,但不可能取代練習的效用,沒練習一切都是空談,練習還是最必要的方法。(嗯,那我寫這篇要幹麻?)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單腳騎獨輪不簡單

像我這種年紀有句話可以形容:老狗學不了新把戲

雖然我不服老,但是單腳騎車對我來說真的不容易,記得當初初學獨輪車,共計花了14天才突破騎10公尺的重要關卡(只要能超過10公尺,就標誌著一定可以騎得更遠、更好了),但單腳騎車僅學右腳騎行到現在已經用了12天,而且成果不是很好,練好右腳後還得練左腳(聽說小孩子學得快,右腳會了,左腳不一會就會了,可是大人就不行,右腳左腳都是得重頭來)。

經過斷斷續續的練習,從初期控制不了單腳踩踏板準確的力度,老是需用力踩時卻施力不足,無法產生足夠的動力將腳踏板帶回最高點,同時扶著牆身體的平衡很大部分過分依賴牆的支撐,反而常常被牽制住,導致踩不了幾圈即掉下車。練習至今已有12天了,雖然已經偶爾能放手騎個20幾圈了,但還只是偶爾幾次表現較好,不是那種一騎就ok的成果,歸結這幾天練習的心得:
  1. 踩踏每圈所需的力度:用力→放鬆→用力→放鬆...這種節奏的體會還要加強。
  2. 身體寧可拱背向前,讓重心前移,也不要重心過於正中或偏後,重心略向前能帶動車子向前進的動勢,同時重心略前對於稍微失衡情形時較能快速反應調整重心。
  3. 腳板可略向上翹,方便過踏板高點時順勢勾牢踏板往前推,否則如果力量剛好差一點點就無法讓踏板通過最高點,而無法順利進入下一個踩踏的循環了。
  4. 右腳騎車,左腳放車架上也要發揮功能,左腳對身體的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當然,武功尚未練成,心得也未必具參考價值,總之除了練習再練習,也沒什麼捷徑可走。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開始學單腳騎車了

學會了單腳定車後,接下來就是學單腳騎行了

之前大致看過單腳騎車的youtube影片,主要技巧重點是:
踏板在1點鐘方向後用力踩踏板,讓獨輪車產生足夠的速度前進,但踏板過了最低點6點鐘位置即應放鬆,利用車子的速度把踏板及腳帶超過最高點12點位置,以上動作為1個循環單元,單腳騎行就是重複這樣的循環動作。

一開始根本無法平衡,所以我選擇在家前路邊的圍牆扶牆練習,因為圍牆是粗糙的磚砌表面,必須戴手套才不致受傷,第1天只練習30分鐘,成果是東倒西歪,踩的力道不足以把腳帶到12點鐘位置。第2天有一點點進步,能踩2圈左右,最多也只有4圈,然後不是上半身跟不上就是太往前失去平衡下車來,第3天能踩4圈左右,最多7圈已經很佩服自己了,而且扶牆不必為側面的平衡操心,這……根本和不會騎獨輪車時從零開始一樣嘛
目前只練習3天而已,知道應該怎麼騎是一回事,會騎是一回事,運動神經和肌肉的協調記憶是無法用領悟、頓悟的,一定得身體力行,老老實實的練習才行,等我練成再發布心得吧。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單腳定車沒有想像的難

要練單腳定車之前問過鈺鉉黃老闆,得到的答案是當沒學過獨輪車──從頭練起。上網搜資料看見一位小學生留言說單腳定車他練了2個月才學會,心想天啊!這可能要花很長功夫去練習了....

實際練習到達成目標(我是為自己設定搖能200下以上算學會了)右腳花了10天、左腳花了8天,右腳左腳的練習日還是有重疊的情形,也就是實際左右腳練習時間共15天就都學會了,比預期的快(我想花2月個學會可能是指從雙腳定車到單腳定腳的整個歷程吧)。

為什麼呢,因為有了雙腳定車的基礎後,單腳定車很容易抓到感覺...

先扶牆上車 → 縮起一腳 → 在踏板那腳搖動踏板。

剛開始腳不太聽使喚,搖不動踏板,慢慢的可以扶牆搖動,然後終於可以放手搖幾下,這過程我花了兩三天,到了能夠放手搖四五十下時,我改到空地自由上車 → 練習縮起一腳 → 單腳定車,有了雙腳定車的基楚其實很容易進步,所以每天練習1小時共15天就達成左右腳單腳定車200下的目標

但是也不能太得意,因為達成搖200多下的目標不代表每次都能有這樣的水準,這只能代表自己是有可能達成要求的,在我達成第左腳200下後,第2天怎麼努力也只能搖到150下,在功力不足之下總是時好時壞,所以學會一項技巧後還要時時溫習才能Hold住、Keep住,從生澀到穩定

回首學習歷程,每項對面新的技巧時,一開始都是覺得很難學、這有辦法嗎?然後一項一項的克服學會,除了網路世界提供一此教學影片外,重要的是毅力,一個人默默地、乖乖的練習,把身體肌肉的協調能力一點一滴的鍛練出來。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三日無餾爬上樹,定車退步了

自從換騎20吋越野獨輪車,就把心思花在平踩、離座點跳、離座騎行,基本上沒在定車,由於上述的練習一時之間難以取得成果,老練習同樣的技巧又很單調,於是改練單腳定車……

一開始乖乖的扶牆上車、一腳放踏板,一腳縮放在車肩上練,幾天後發現自己能不扶牆搖個二三十下(最高六十幾下),於是到空地準備上車→雙腳定車→縮左腳,進行單腳定車,結果……

慘了!我竟然無法雙腳定車,回想自從換騎越野的以來幾乎沒定車過外,同時曲柄長度也變比較長,花了20幾分鐘才能回到180下的水準而已,驗證了台語諺語「三日無餾爬上樹」,統統忘光了,看樣子又得常常花時間溫習了。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換不同獨輪車就不會騎了

狀況一
剛學獨輪車時是騎的是宇輪製的20吋獨輪車,記得當時還不會騎,所以所座墊高度調很低,會騎後一直都是以較高的座墊高度在騎行(建議高度是和自己的肚臍差不多高),偶而被還不會騎的家人拿去騎,高度被調低後竟然不會騎了,一定要調回原來的高度才行。

狀況二
曲柄長度不同也不會騎,宇輪20吋車的曲柄長度只有100mm,踩動時繞小小圈,換成28吋、20吋越野車時曲柄變成155mm、160mm踩動時需繞比較大圈,得重新適應,但也容易調適,可是騎慣20吋越野獨輪車後,回頭騎宇輪20吋車由160mm變回100mm的曲柄長度竟然騎不上了,重新適應後騎起來像裹小腳似的,又像小步快走似的,覺得怎麼這麼小圈很彆扭。

狀況三
騎36吋獨輪車時發現不單是曲柄長度不一樣而已,自己的腳也不夠長(總長82cm,腳長含鞋80cm),原本怎麼踩膝蓋還是打彎的,騎36吋車要把腳完全打直,所以又適應了好久,直到現在轉彎還是不穩容易摔車。

大大小小、長長短短,不同的獨輪車腿部肌肉、神經的感受全完不同,到目前為止感覺自己騎車技術還是很稚嫩,仍待加強。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被戶政事務所遷出國外

有些人出國回來後發現自己已經被遷出(逕為遷出)國外,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國民出國超過2年未入境,戶政事務所就會接到通報,然後將他遷出國外

可是有些人明明時常回國,怎麼還是被遷出呢?
如果回國時不是持中華民國的護照入境,不會被當成中華民國的國民入境,入出境資料還是顯示為未入境,結果就被遷出了。

遷出國外會不會影響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的各項權益?
基本上遷出國外只是因為理論上"國民應以設籍地為實際居住地",出國長達2年應該沒有居住的事實吧,所以戶政所只好依規定把你遷出囉。至於個人的各項權利義務不會有任何影響,遷出國外的人健保費是不用繳納的。

至於被遷出國外後需不需要再辦理遷入設籍?這沒有標準答案,端看被遷出者有沒有是否要有國內設有戶籍才能辦理哪些事情、或設有戶籍資格才能續存。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開始練習36吋獨獨車

36吋照片看起來不大,要上車時就“大”得上不去了

這胎紋平常少見

鋁合金踏板上分布六角形凸點,不知和人稱殺人踏板
差異如何(網路上MG1踏板凸點是螺絲鎖上的)

玉鉉的Logo、曲柄、軸承款式、 ISIS Drive
鋁製加厚鋼圈的形狀獨特,
兩邊凹槽,還有明顯接逢
這台36吋獨輪車是到玉鉉時黃老闆現場組裝的,黃老闆問我身高(169cm),讓我扶欄干上車試踩,結果我覺得踏到底有些困難,為此黃老闆又把座管鋸掉1吋,我搖搖晃晃騎出去了2圈就算試車完畢,其實騎起來十分勉強吃力,感覺自己的腳不夠長。
(後來見網路有人量座墊至踏板最低點長度80cm,我也量了一下,結果我的36吋車座墊至踏板最低點長度82cm,我腳底至胯下總長78cm,鞋底厚2.5cm,難怪覺得腳不太夠長,78+2.5=80.5還不到82cm,而且我已經把高度調到最低了,除非把座管鋸短一些,但最多也只能再降4cm而已,看來36吋的人對女生、小孩等身高不夠的人是很難的,見有身高154cm騎真是厲害)

這陣子天氣太熱了,壓制了我練習的熱誠,只在大清早或晚上出去繞個一圈(約3公里多),第一關當然是怎麼上車,聽黃老闆說有人不會上車就去騎環島了(扶電線桿、扶牆上車),我不幹這事,所以先在自家院練習走步上車(可搜尋You Tube影片),琢磨第一隻腳跳上去踏板的時間點好久,好不容易兩腳踩上的踏板卻重心不穩馬上又掉下車來,前兩天只在家練這個,能上車同時騎完院子長度的次數屈指可數。

第二次反比第一天退步,怎麼試、怎麼失敗,只得再回頭認真看影片教學,確認起跳時踏板應該是轉到7點鐘方位,太早太遲都容易失敗,起跳到踩到踏板中間的時間踏板還是轉動(往上升),等腳和踏板接觸時踏板位置已經大約在8~9點接近水平的方位了,這時另隻腳快速跟上踩在踏板位置就不會太高(接近3點鐘水平位置),容易往下踩帶動獨輪車前進,如果另隻腳踩上的位置太高則向前踩的力道比較不足,加上第先上那腳位置低於水平線,重力因素容易有往反方向踩的可能更加不利往前踩動,另外走步推車再跳上車可不是為了耍酷,而是為了製造前進的慣性,讓兩腳踩上踏板後立即能有順暢往前的動能。

記得第一次學上車是騎20吋獨輪車,認真的看影片教學,第一隻腳先放踏板7點鐘位置,第二隻腳才跨步上踏板,但這是因為20吋車較小較輕盈,7點鐘位鐘才不會造成另隻腳踩上時前壓的力道過猛,當獨輪車尺寸越大時,這一隻腳接觸踏板位置則要越高以達到適度的平衡作用。

36吋獨輪車有可使用靜態上車,像上述20吋獨輪車的上車法,但我想對人高馬大的外國人可能比較輕鬆,像我這種169cm的矮個有些吃力,因為車軸高度就和我的膝蓋齊高了,第一腳放在8~9點鐘方位,第二隻腳再跳出瞄準比膝蓋略高的踏板並不輕鬆,所以我還是先學走步上車法(有點助跑跳起比靜止狀態跳起輕鬆)

第三天記取教訓,把我的愛車推上馬路,試了兩次騎上車,搖搖晃晃的騎了10公尺就失去平衡掉下來了,既然上車的成功率有提升就再接再勵的練習騎吧,從只能騎直線,不能轉彎到略能轉彎(轉彎就掉下來),身體肌肉逐步有點協調了,到叉路、十字路口會車還是無法反應直接跳下來。

弄來這台36吋獨輪車到現在才5天,練習才不夠,體會也不多,有一點體會:就是第一次接觸36吋時老覺得腳太短搆不到底,沒足夠長度做施力的緩衝,漸漸的發現上車時如果使用靠腳尖部位踩踏等於可以延長腳的長度(動一下腳踝做墊尖的動作),如此對平衡控制力會提升。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寡人無德乎?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自從玩獨輪車後,身邊的家人、親朋、同事,沒有一個想學獨輪車的,在他們的眼中也許我是怪胎,我成了寡人,因無德所以無鄰,最近還聽到村子裡有人以為的是頭腦有問題的呆子...

既然沒人分享經驗、分享心得,只好在部落格上打打字和不知在何方的網民們分享了,其實我也知道就算在網路上,獨輪車玩家並不多(應該說非常少),而且練車都來不及了,哪來時間上網打些廢文,再說,學獨輪車重要的是練習,不是理論,誠如某次美國一個女玩家說:學獨輪車有只有三個重點→就是練習、練習、練習。

就算高手想傳心法也不容易,用文字形容來形容去不容易理解,現在影片分享方便,直接影片教學很是方便,但通常是一些入門的教學,那些令人眼花撩亂特技的技巧就只有表演展示,那些出神入化的功夫是透過什麼練習步驟練成的一蓋沒交代,像我一個人這樣自學,不知會走多少寃枉路。

台灣或者說中文的網路世界裡獨輪車的資訊交流非常少,一些國小獨輪車教學推廣計畫文案對實質的練習沒有幫助,卻是搜尋得到的最大量,中文的影片也以國小初級教學最多,零零碎碎不成體系。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越野獨輪車、36吋獨輪車到貨


36吋獨輪車(真的好大,走近才會感到很大)
左到右→20吋宇輪、20吋越野、28吋、36吋
我全部的家當
趁著原本網購的宇輪20吋獨輪車踏板壞了,於是打電話向玉鉉的黃老闆訂了1台36吋的、還有1台20吋平肩獨輪車(原本宇輪的是圓肩,無法練習某些動作,例如:單腳騎行等),誰知到了玉鉉黃老闆卻組裝了1台20吋越野型的獨輪車,而不是一般型的,越野型的要價是6000元、一般型2500元,36吋的1台也是6000元,付款時剛好把錢用光,共12000元一毛不剩,壞掉的宇輪20吋車換曲柄也沒給錢,哈哈!

帶回家時車行李箱根本塞不進36吋的,只有改放後座上
20吋越野獨輪車

20吋獨輪車→宇輪一般型 VS 玉鉉越野型
曲柄
宇輪的曲柄長度為100mm(4吋),較越野型曲柄125mm(5吋)短,短則力矩小、會轉得快點,但費力同時代表控制力會差一點,越野型不求速度,但求穩定、易於操控,所以曲柄長
。曲柄的螺栓、固定方式→宇輪為一般低價型的,玉鉉越野車則為高階型的。

踏板
宇輪的踏板面積小、塑膠材質、有凸點增加抓力,越野型踏板面積大、鋁合金材質、也有凸點增加抓力。

車架
宇輪的車架鋼材不詳,玉鉉越野鉻錳鋼強度好

輪胎
宇輪使用正新的一般輪胎、玉鉉越野使用建大越野胎,較粗大結實、胎紋顆粒大。

鋼圈
宇輪使用鋁製輪圈不耐衝擊不宜做跳躍動作,玉鉉越野使用鋼製烤漆輪圈耐衝擊。

越野型因剛買回來,沒有太多比較心得,只覺得玉鉉越野型的的確易於操控,應該是曲柄較長操控力較佳吧。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獨輪車掛了

這陣子為了推座騎行做準備,先練習半圈平踩,也就是踏板在水平位置時停格不動一下,連續這樣練習,但是光這麼練習實在很單調,我就前進平踩,回程倒騎,如此在院子重覆的練習,幾天前倒車到終點下車看右踏板怎怪怪的,伸手一抓,踏板竟然是鬆鬆的插在曲柄上很容易就拿起來了,再一看,曲柄上的螺紋已經磨損崩壞了

螺牙都崩壞了
踏板的螺牙倒還好好的
踏板和車子鬧分手,他們和好前沒車可練了

看來20吋的獨輪車沒辦法練技巧了,這幾天只好騎著28吋的車到馬路上運動吧。

通常我都是假曰早上趁還不會太熱的時候騎他幾公里的路,不然就是下班後夜晚騎出馬路,今天也不例外,週曰一早出門騎車一大圈回來,遇二嫂在院子隨便聊聊,卻聽到二嫂向我說一件好笑、令我啼笑皆非的事情:

村人甲:那個人是你什麼人?是不是空空(呆子),不然怎麼常常騎著獨輪車亂晃?(我住的村子裡有兩三個頭腦不甚靈光的人,整天沒事騎腳車到處閒晃)
二嫂:沒有啦,那是我小叔,他是在運動。
村人甲:哦,是嗎?他是做工作的?
二嫂:戶政所上班。
村人甲:工作還OK啊,我還以為是空空A。

我從來沒想過別人會把騎獨輪車和笨蛋聯想在一起,原來我在別人心中是個笨蛋,哈哈哈!
不過仔細想想,這件事讓我感悟到人真的不能窮,像我太窮了以至於沒能力買四輪的來開,只能買一個輪子的來騎,落得被人認為是個呆子笨蛋,我若有四輪車誰會說我是空空A。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自學獨輪車-添購裝備


攜車袋
自從練獨輪車後,獨輪車變成生活中很難割捨的一部份,有次搭火車到台中也帶著獨輪車一起上車,回程時入口台鐵人員說我的車沒放包包、太大了,請我到服務台確認能否上車,哇累,能坐車來,不能坐車回去嗎?還有台鐵的長官說OK啦!

另外,騎機車要帶獨輪車出門雖然也能載,但右左向外突出、輪子、座墊向下伸延很容易撞到路面,看到網路上有賣攜車袋的資訊,只說可以上“FaceBook精踩絕輪”購買,可是我不想用親朋好友、台灣廣大同胞們都在使用的FaceBook,我已經很久沒登入FaceBook耶,硬著頭皮進fb後根本不知道怎麼買(抓頭),事情似乎就僵住了,後來看到YouTube上的攜車袋使用方法影片上留有手機聯絡號碼,馬上Call去問,原來是要用fb 的Messeger對話交換購買訊息,然後呢……終於弄到手了(1300元也飛了)
20吋獨輪車用攜車袋

護具
從5個月前開始練獨輪車,基本上騎獨輪車不太會摔人,但有一個問題,小腿會被踏板刮傷...其實也還好啦,因為我已經度過了沒事就摔車的日子,小腿的傷早也沒了

但最近要練的技巧,如跳躍、離座騎行可能又要回到從前了,因此痛下決心花了1400買了一組護脛。
穿室內拖戴護脛一點都不酷














警示燈
買了28吋獨輪車後,為了夜間騎行的安全、為了汽機車能看到,加裝了LED警示燈和反光貼紙
警示燈、反光貼紙

小背包
騎獨輪車上公路時,手機放哪?開水放哪?錢包放哪?實在很不方便,人家單家有很多地方可以架水壼、放行李、安裝這個、安裝那個的,為此我買一個背包來使用
可以避免亂晃動的背包

自學獨輪車-離座騎行

學會了定車、倒騎、彈跳,打算學習離座騎行了,可是騎行中要把座墊推出來,改用手握住座墊騎真的很困難,推了老半天總是被屁股跨下卡住推不出去,苦無人討教,網路上找到的影片都是那些已經學成歸國的人的示範,真不知到底是在教學還是在炫耀啊!也沒人說學習中會遇到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之類的,只好自己摸索了。

為了能把座墊推離屁股,我把座墊高度調低了5~6公分,結果是推是推出來了,可是一推出馬上失去平衡掉下車來,屢試不爽,但我不能屢敗屢戰,因為如果走錯了方向,那走越遠也到不了目標,我決定改變練習方式:先練習扶牆手握座墊騎行,計畫剛要開始執行而已,所以沒有什麼成果拿出來分享,總之,勉力加油吧!

附記:
後來問玉鉉黃老闆,黃老闆指出:你無法同時練習混合多種技巧的這種離座騎行的動作,所以應該分階段練習

  1. 先練習騎行半圈後平踩(踏板停在水平位置,左腳在前、右腳在前皆需練習)站立,待熟練後再練下階技巧。
  2. 練習騎踩1圈後平踩。
  3. 在平踩站立技巧的基礎上騎行,然後推座離開騎行,然後事竟矣。 

自學獨輪車心得-自由上車、定車

回首看,從什麼都不會到現在已經過了5個月

記得獨輪車買到手後,從YouTube上找了一些影片看著學,15天後終於能放開手不扶牆騎幾公尺,然後一天天穩定成長,10公尺、百公尺...

自學心得
自由上車
20幾天後開始學自由上車(也就是不必扶牆或欄杆等直接騎上獨輪車),從YouTube找到上車的方法其實很多,當然很多花式的上車動作並不適合我這種初學者,我學第一種上車法是靜態上車,方法是:一腳先擺在踏板上,另一隻腳再躍踏上踏板,網路上稱這種上車法的名稱也不太一致,返復的練習幾天成功率還不是很高,直到學會定車前,這種上車還是無法百分百成功。

網路上沒有人告訴你動作的要訣、應注意的細節,我個人的體會是,先放上踏板的腳不可用力踩,只是輕輕放在踏板上,因為只要你一用力,獨輪車便走動了,另一隻腳需一躍而上(第1隻腳才不致用到力氣踩動輪子,光看影片好像跨上去而已),網路上的教學是把輪子想像成時鐘,第一隻腳踏板擺放4~5點鐘位置(我是右腳先上,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應該7~8點才對),我不疑有它,依樣畫葫蘆,待我入手28吋獨輪車後才發現上述教學乃是針對20吋獨輪車而言,當輪徑加大如28吋、36吋時踏板起始位置在4~5點鐘位置並不恰當,因為大車需要啟動的力量需要較大,如果第1隻腳踏板在4~5點位置(7~8點),第2隻腳踩踏板並用力踩動的位置即在10~11點鐘,這在20吋小車不成問題,但28吋、36吋這種大車第2隻腳踏上時就感到角度太大,無法立即轉動輪子向前(或說掣動力不足),正確方法應該把第1踏板擺在8~9點鐘位置,如此第2隻腳一踏上踏板力量即可往下踩而產生較大的掣動力。

為什麼上述掣動力量很重要,因為前進運動中更容易取得平衡,如果好不容易雙腳踏在踏板上,卻因處於靜止狀態,常常會失去平衡掉下車來,有些影片教學中會看到示範第2隻腳跨上前會稍推動獨輪車往前,目的就是讓第2隻腳踩到踏板時已有些前進的動能,但影片的動作常常不會有細部解說,只能自己觀察了。

當然,這只是自由上車的其實一種,而且應該是最適合初學者的一種,現在我主要不是使用這種方法上車。

定車
定車是會騎獨輪車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功,會定車其它技巧才有立足點,當然我還沒學好整個的定車功夫,例如單腳定車(另腳擺車肩)、單腳定車(另腳懸空)等,只能以目前的學習心得分享了。

YouTube上的影片多為修成正果者錄製的影片,根本看不到學習過程,跌跌撞撞的歷程,那些網路上有提到的重點,如掣動腳應保持在3點鐘~9點鐘之間擺盪等便不再提,其實對剛會前騎、只會一種上車法的人來說,定車前的上車本身就是問題,我先每天手抓欄杆讓掣腳點習慣3~9點鐘之間來往用力踩踏、剎住反向踩踏,然後問題來了,不扶物的情形怎上車(上面學的自由上車並不適用),最後終於體會到了,我的方法是:把踏板擺在最低點6點鐘位置然後踩上,另隻腳離地前先故意把獨輪車往前頂一下,這時已放上腳的踏板會移到4、5點鐘位置,然後一踩車即向後行進,另一隻腳馬上回起踏上踏板並往後勾踩,利用車子向後行進產生的動平衡達成上車的目的(緊接著是來回定車的動作),掣動腳的踏板是向前推的,而車子是向後動的,非掣動腳(第2隻腳)是向後的,影片教學說非掣動腳不用力其實是錯的(至少對我這種初學者是錯的,也許對學會單腳定車的人沒問題),非掣動腳應該適合用力向前、向後撥動踏板,協助掣動腳達成定車時的平衡,是協助用力並非不用力,當然也不能太用力,其中的巧勁當然只能透過練習來體會來達成。

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探訪玉鉉工廠

按圖索驥
因為要學獨輪車在網路上找了一資料,都說玉鉉獨輪車好、專業,黃老闆如何如何...,一看地址不就和我隔壁鄉鎮而,於是一次週日便根據官網上的地址拐進員鹿路4段87巷,怎麼也找不到14號這幢房子,只有打道回府...

回家再查,原來已有網友指明   導航地址請設:彰化縣溪湖鎮員鹿路四段614號(有一長方形空地,後有鐵皮廠房即為玉鉉獨輪車公司)...


再次有空和老婆到導航附近,沒招牌、沒有幢建築門是開的,真不知那一個才是玉鉉,隨意問了路旁的農夫,原來農夫的身旁大門就是玉鉉的大門,於是掉轉車頭開入工廠前工空,不巧的是適逢週日可能休息中...這可怎麼辦好?正遲疑時一輛車開進來,工廠鐵捲門打開,車子立刻開入工廠又關了鐵門,當鐵門打開時我看到那台官網上的古骨車,這才確定找到了地方

就是這裡(Google街景秀出來的是對面),斜對面還有個"國術館"的招牌
當然一來週日沒工廠沒開放,二來我也想等基本的能力有了,需要再買車時再來,再度打道回府了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28吋獨輪車入手

不能等了
原本想把基礎功夫練好一點才再買26吋、36吋、越野型的獨輪車說,可是我的那輛20吋獨輪車昨天車座墊底板斷裂了,雖然還仍騎但會搖晃,總感覺不踏實,而且輪胎才騎3個多月就輪紋快磨平了,今天決定找獨輪車界負有盛名的玉鉉公司黃老闆維修...

打了電話,下午請假去(玉鉉在彰化溪湖鎮,我住秀水鄉很近),原本還向黃老闆提說要買36吋的獨輪車,到時黃老闆還未到工廠,老闆娘讓我試試36吋獨輪車,哇累!怎麼那麼高大,座墊高、腳踏板也高,車又重,加上是You Tube 上看到那輪獨輪車環島的車,前有扶手後有包包,又是車前燈、又是車尾燈的一堆附加物,我根本沒法上車,試了二下我放棄了...

等黃老闆到,他建議我買28吋的,立刻組裝了一輛給我,36吋的就等我補血變強再說吧,呵呵
看看這胎紋多漂亮

拜訪玉鉉聽老闆解說才發現當時圖方便用網購的買了那輛20吋獨輪車,品質真的不怎麼樣,老婆大人比較大隻,一坐上去輪胎當場扁掉,騎3個多月後胎紋已經大部份都磨平了(因為獨輪車施力點不太平均,輪胎磨損也不平均),竟然連與鐵管連結的硬塑膠也斷了,我網購花了1280元,修了700元,可見用料真的有差,一分錢一分貨
左邊是28吋的,右邊是20吋換座墊外胎後的樣子


黃老闆特別交待為了行車安全
LED頭尾燈、反光貼紙一定要裝

看看新入手的這輛28吋獨輪車,輪胎粗壯結實,輪紋也很漂亮,黃老闆說這可是美國等級的產品,28吋在路上騎因為輪子大不怕坑洞顛坡,不過我剛入手還有點適當不良(大尺寸靈活度比20吋小尺寸差,不知道該說是穩定還是笨重),反正接下來就是要多練習....